今天是:2019年 10月 24日 星期四
加入收藏
|
首页
|
官方公众号
首页
学会概况
通知公告
学会动态
资料下载
会员专区
联系我们
热门新闻
1
深入超级工程 汲取匠心力量
2
关于组织参观狮子洋通道项目的通知
3
关于缴纳2025-2029年个人会费及收集...
4
深入一线 互学互鉴
5
关于组织参观宏昊广场项目的通知
6
佛山市顺德区土木建筑学会协办“202...
7
关于专家库新增入库专家名单的公示
8
风华45载 扬帆新未来
9
佛山市顺德区土木建筑学会第四届理...
10
关于召开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第一次...
探寻历史文化深度 感悟特色建筑魅力
2024-05-22 10:29:00
点击量:
5月21日下午,为激活祠堂文化资源,释放乡村振兴新力量,佛山市顺德区土木建筑学会联合佛山市顺德区工程勘察设计咨询协会组织30名会员参观昌教大宅门和逢简村“大三巴”牌楼文化营造项目。
黎氏大宗祠及民居,为广东地区保存完整,建筑形式较为罕见的祠堂民居建筑。建于清代同治元年(1862年),占地约4000平方米,祠堂建筑形式较为独特,民居建筑布局为“三纵三横”的空间格局,该建筑群主人黎兆棠(1827-1894),历任礼部主事、总理衙门章京、台湾道台、直隶布政使、光禄寺卿,以爱国御海称于时。昌教大宅门后人黎群远向大家详细讲解昌教潭头村发展概况及历史文化、黎氏大宗祠及民居的修缮情况,就历史文化传承、祠堂活化新路径等友好交流。
逢简小学“大三巴”门楼曾做过乡公所、大队部以及小学校舍,80多年历史的老楼因安全问题拆除,唯独地标式的门楼以“校友楼”的名义保留下来。佛山市顺德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方案一室副主任刘文辉介绍,借助“安全校园”、“乡村振兴”等机遇,经适度修整粉刷的门楼修旧如旧,以清水混凝土浇筑,采用了特制的钢模和混入逢简河泥与瓦砾的特制混凝土,使门楼这一乡村传统建构融入不可复制的家乡基因和鲜明的当代气质。门楼前方是一个略微下沉的梯形广场,可让孩子们做户外活动,也是乡村文艺表演、聚会的文化社交场所。
参观人员合影
参观黎氏大宗祠
昌教大宅门后人黎群远讲解
黎兆棠故居的修缮情况
参观
逢简小学“大三巴”牌楼纪念室
佛山市顺德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方案一室副主任刘文辉介绍
“大三巴”牌楼
项目的建筑特点